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洞穴第三纪堆积的孢粉组成特征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10
作者
刘金荣
张继淹
梁耀成
伍乃东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
[3] 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4] 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广西桂林
[5] 广西桂林
关键词
植物孢粉; 地质年代; 大石围天坑; 蚂蜂洞; 里郎洞; 广西乐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介绍了广西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中蚂蜂洞、里郎洞新第三纪堆积孢粉组合特征,并由此探讨了大石围天坑四层不同高程上的洞穴的发育时代。蚂蜂洞和里郎洞新第三纪堆积是迄今广西所发现的海拔高程最高的第三纪地质剖面,其孢粉主要以被子类桤木粉属(Alnipollenites)、栎粉属(Quercoidites)、桦粉属(Betulaepollenites)、栗粉属(Cupuliteroipollenites),裸子类双束松粉属(Pinuspollenites),蕨类水龙骨单缝孢属(Polypodiaceaaesporites)、桫椤孢属(Cyathidites)为主,反映当时主要为亚热带温暖、阴湿的森林气候环境。根据与蚂蜂洞的相对位置,推测较之高的南东支洞、最高层洞形成时代应早于新第三纪,比之低的中洞应形成于早—中更新世,而地下河则在全新世时期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再论广西桂西、桂西北高峰丛热带岩溶发育历史 [J].
刘金荣 .
中国岩溶, 2003, (03) :27-32
[2]   喀斯特天坑略论 [J].
朱学稳 ;
朱德浩 ;
黄保健 ;
陈伟海 ;
张远海 ;
韩道山 .
中国岩溶, 2003, (01) :51-65
[3]   广西区域热带岩溶地貌不同类型的演化浅议 [J].
刘金荣 ;
黄国彬 ;
黄学灵 ;
梁耀成 .
中国岩溶, 2001, (04) :2-7
[4]   广西乐业大石围大型岩溶漏斗的形成特征 [J].
张美良 ;
谢运球 ;
姚梦琴 ;
岑仕高 .
广西科学, 2000, (03) :217-221
[5]   广西热带岩溶地貌发育历史及序次探讨 [J].
刘金荣 .
中国岩溶, 1997, (04) :52-65
[6]   桂林岩溶地区粘土砾石层中第三纪地层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刘金荣 ;
杨荣玉 .
中国岩溶, 1997, (04) :90-105
[7]   第四纪地质定年与地质年表 [J].
刘嘉麒 ;
王文远 .
第四纪研究, 1997, (03) :193-202
[8]   广西百色盆地第三系花粉新属种 [J].
杨荣玉 .
南方自然资源, 1995, (02) :31-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