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螟、二化螟及大螟成虫的飞翔能力

被引:13
作者
孙建中
张建新
沈雪生
机构
[1] 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
[2]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
[3] 江苏省吴江县植保站 南京
[4] 南京
关键词
三化螟; 二化螟; 大螟; 飞行能力;
D O I
10.16380/j.kcxb.1993.03.01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飞行磨(Flight mill)装置对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及大螟Sesamia inference (Walker)成虫的飞行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三化螟与二化螟成虫的飞翔能力基本一致,其有效飞行日龄均为4天,成虫羽化后无明显的生殖前期(<1天),卵巢发育为Ⅱ级时(Ⅰ日龄)飞行能力最强。最远累计飞行距离可达32公里以上。雌雄虫具有不同的持续飞翔能力。大螟是这三种螟虫中飞翔能力最强的一种,具有极强的持续飞行能力,雌、雄虫可分别达32与50公里以上,大螟的有效飞行日龄一般为6天,且具有2—3天的生殖前期,卵巢发育为Ⅱ级时飞翔能力最强,随日龄的增加,飞翔能力逐步下降,大螟成虫具有远距离扩散飞翔能力及一定的迁飞生理行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15 / 3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白背飞虱飞行能力的研究 [J].
张建新 ;
张孝义 ;
罗卫华 .
昆虫知识, 1992, (02) :65-69
[2]   八通道昆虫飞速、飞行里程微机检测系统 [J].
李玉泉 ;
张兵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3) :127-133
[3]   褐飞虱的飞翔能力 [J].
陈若篪 ;
吴家荣 ;
祝树德 ;
张建新 .
昆虫学报, 1984, (02) :121-127
[4]   昆虫迁飞的类型及生理、生态机制 [J].
张孝羲 .
昆虫知识, 1980, (05) :236-239
[5]   褐飞虱卵巢发育及其与迁飞的关系 [J].
陈若篪 ;
程遐年 ;
杨联民 ;
殷向东 .
昆虫学报, 1979, (03) :280-288
[6]  
中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与技术.[M].杜正文主编;.农业出版社.1991,
[7]  
迁飞昆虫学.[M].陈若篪等编著;.农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