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方式下吴江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变化

被引:36
作者
侯鹏程 [1 ]
徐向东 [2 ]
潘根兴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2] 江苏省吴江市农林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稻田;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质量; 土壤养分; 土壤重金属;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7.01.028
中图分类号
X825 [土壤评价];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影响着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文章采用了2003年江苏省吴江市耕地质量监测中资料,分析了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及Pb、Cr、Hg、As、Cd等5种重金属元素全量的变化,并采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SQI)法计算不同利用下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数。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吴江市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本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影响。在稻田、林地、桑园、菜地、果园、旱地六种吴江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中,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利用下,而其他五种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的差别不明显。可见稻田不仅是一种太湖地区传统的利用方式,更是保持环境质量相对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水稻土基底呼吸与CO2排放强度的日动态及长期不同施肥下的变化 [J].
郑聚锋 ;
张旭辉 ;
潘根兴 ;
李恋卿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4) :485-494
[2]   环太湖丘陵地区农田磷素随地表径流输出特征 [J].
王鹏 ;
高超 ;
姚琪 ;
韩龙喜 ;
申霞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1) :165-169
[3]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我国耕地土壤碳循环研究若干问题 [J].
潘根兴 ;
赵其国 ;
蔡祖聪 .
中国基础科学, 2005, (02) :12-18
[4]   怀来盆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分析 [J].
李新宇 ;
唐海萍 ;
赵云龙 ;
张新时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6) :103-107
[5]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和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J].
巩杰 ;
陈利顶 ;
傅伯杰 ;
李延梅 ;
黄志霖 ;
黄奕龙 ;
彭鸿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2) :2292-2296
[6]   两种模糊数学模型在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评价中的应用与比较 [J].
朱青 ;
周生路 ;
孙兆金 ;
王国梁 .
环境保护科学, 2004, (03) :53-57
[7]   论水稻生产在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J].
凌启鸿 .
科技导报, 2004, (03) :42-45
[8]   低施磷水平下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黄泥土磷迁移性的影响 [J].
潘根兴 ;
焦少俊 ;
李恋卿 ;
徐向东 ;
邱多生 ;
徐晓波 ;
储秋华 ;
赵洪祥 .
环境科学, 2003, (03) :91-95
[9]   太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影响下水稻土重金属有效性库变化 [J].
李恋卿 ;
郑金伟 ;
潘根兴 ;
田富强 ;
丘多生 ;
徐向东 ;
储秋华 .
环境科学, 2003, (03) :101-104
[10]   太湖地区水稻土pH及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变化影响因素初探 [J].
成杰民 ;
潘根兴 ;
郑金伟 .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03) :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