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苏段沉积物中重金属与底栖动物调查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15
作者
沈敏 [1 ]
于红霞 [1 ]
陈校辉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长江; 沉积物; 重金属; 底栖动物; 潜在生态风险; Wright生物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对长江江苏段沉积物样品中Cr、Cu、Pb、Zn、Hg和As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底栖动物进行调查,采用H9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并用Wright寡毛类密度法评价长江江苏段水质。结果表明,长江江苏段6种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大小顺序为Hg>As>Pb>Cu>Cr>Zn,其中Hg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指数和Wright生物指数之间呈极显著性相关(r=0.91,n=7,α=0.01),Hg浓度与颤蚓科寡毛类底栖动物密度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说明颤蚓寡毛类可以作为重金属污染尤其是Hg污染的潜在指示生物,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指数可较好地反映沉积物的生态风险。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底栖生物指数评价,长江江苏段总体水质良好至轻微污染,但位于悬浮物易沉降地区的靖江采样点为中等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1616 / 16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江苏省水库底栖动物调查及其综合评价
    万成炎
    吴晓辉
    胡传林
    于涛
    郭和清
    朱德伦
    [J]. 湖泊科学, 2004, (01) : 43 - 48
  • [2] 长江口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底质环境评价
    孟翊
    刘苍字
    程江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3) : 37 - 43
  • [3] 南四湖表层底泥重金属污染及其风险性评价
    杨丽原
    沈吉
    张祖陆
    朱育新
    孙庆义
    [J]. 湖泊科学, 2003, (03) : 252 - 256
  • [4] 不同污染程度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比较
    熊金林
    梅兴国
    胡传林
    [J]. 湖泊科学, 2003, (02) : 160 - 168
  • [5] 环渤海湾诸河口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刘成
    王兆印
    何耘
    吴永胜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2, (05) : 33 - 37
  • [6] 长江主要城市江段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特征
    朱圣清
    臧小平
    [J]. 人民长江, 2001, (07) : 23 - 25+50
  • [7] 长江河口主要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和迁移[J]. 陈沈良,周菊珍,谷国传.广州环境科学. 2001(01)
  • [8] 长江河口主要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和迁移[J]. 陈沈良,周菊珍,谷国传.广州环境科学. 2001 (01)
  • [9] 长江干流水底沉积物中十二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及污染状况的初步探讨
    臧小平
    郭利平
    陈宏章
    马伶
    刘亚男
    [J]. 中国环境监测, 1992, (04) : 18 - 20
  • [10] GB/T 17138-1997. 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