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山区1961—2010年面雨量分布及变化特征

被引:7
作者
赵玲 [1 ,2 ]
杨青 [2 ]
安沙舟 [1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天山山区; 差值模型; 面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61—2010年天山山区44个气象站和10个水文站的观测资料,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1 km×1 km网格数据,采用了自然正交分解(EOF)、多元回归分析、最大熵谱值分析等方法,对天山山区面雨量进行了计算,建立了区域面雨量时间序列,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天山山区的面雨量基本上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征,多年平均面雨量1 098.7×108m3,且在1987年发生突变。冬季降水在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上都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面雨量计算方法及其在海河流域的应用 [J].
毕宝贵 ;
徐晶 ;
林建 .
气象, 2003, (08) :39-42
[2]   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 [J].
施雅风 ;
沈永平 ;
李栋梁 ;
张国威 ;
丁永建 ;
胡汝骥 ;
康尔泗 .
第四纪研究, 2003, (02) :152-164
[3]   应用最优化订正法制作长江上游面雨量预报 [J].
周筱兰 ;
张礼平 ;
王仁乔 ;
顾永刚 .
气象, 2003, (03) :31-33
[4]   七大江河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及应用 [J].
徐晶 ;
林建 ;
姚学祥 ;
毕宝贵 ;
吴昊 .
气象, 2001, (11) :13-16+51
[5]   面雨量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J].
董官臣 ;
冶林茂 ;
符长锋 .
气象, 2000, (01) :9-13
[6]   清江和长江上游干支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J].
秦承平 ;
居志刚 .
湖北气象, 1999, (04) :16-18
[7]   山地气候要素空间分布的模拟 [J].
傅抱璞 .
气象学报, 1988, (03) :319-326
[8]  
新疆气象手册[M]. 气象出版社 , 张学文,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