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弥雾法施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小麦蚜虫的雾滴沉积密度与防效的关系

被引:37
作者
崔丽 [1 ]
王金凤 [1 ,2 ]
秦维彩 [3 ]
尹姣 [1 ]
袁会珠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3] 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关键词
吡虫啉; 麦蚜; 背负机动弥雾机; 药液浓度; 雾滴密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91 [喷雾器、弥雾器、烟雾器];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田间采用背负式机动弥雾机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进行喷雾试验,证明若吡虫啉喷雾雾滴在小麦穗部形成一定的沉积密度即可有效防治麦蚜。当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用水稀释2333倍(有效成分300mg/L),雾滴密度在54,133和280个/cm2条件下,施药7d后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3%,88.7%和93.7%;当药剂稀释1167倍(有效成分600mg/L),雾滴密度在75,142和291个/cm2条件下,7d后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1%,94.5%和96.5%。采用背负式机动弥雾机,采用常量150L/hm2、低浓度(300mg/L)喷雾时,小麦穗部、旗叶上的雾滴沉积密度分别为177±12,113±8个/cm2,沉积量分别为27.4±6.8,6.6±1.6ng/cm2,地面流失率为12.8%,7d后的防治效果为94.0%;当采用低容量75L/hm2、高浓度(600mg/L)喷雾时,小麦穗部、旗叶上的雾滴沉积密度分别为127±13,91±7个/cm2,沉积量分别为29.8±1.2,6.7±0.6ng/cm2,地面流失率为10.6%,7d后的防治效果为93.8%。生产中建议采用吡虫啉低容量75L/hm2、高浓度600mg/L喷雾,省工、省水、省时。
引用
收藏
页码:313 / 3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水溶性染色剂诱惑红和丽春红-G作为农药沉积分布的示踪剂研究 [J].
邱占奎 ;
袁会珠 ;
楼少巍 ;
纪明山 ;
于娟娟 ;
宋晓宇 .
农药, 2007, (05) :323-325+337
[2]   泰山-18BC型机动喷雾机防治麦蚜效果与农药沉积分布的关系 [J].
陈万权 ;
袁会珠 ;
秦庆明 ;
张跃进 ;
赵清 .
植物保护学报, 2001, (04) :340-344
[3]   药液浓度、雾滴密度与氧乐果防治麦蚜的关系研究 [J].
袁会珠 ;
陈万权 ;
杨代斌 ;
齐淑华 ;
秦庆明 .
农药学学报, 2000, (01) :58-62
[4]   不同喷头对保护地黄瓜喷雾农药有效沉积率比较 [J].
袁会珠 ;
齐淑华 ;
杨代斌 .
植物保护, 1999, (01) :24-26
[5]  
化学防治技术研究进展[M].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 屠予钦主编, 1992
[6]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编辑委员会 编, 1979
[7]  
Efficacy evaluation of a reduced dosage of tebufenozide applied aerially to control spruce budworm(Choristoneura fumiferana) .2 CADOGAN B L,BERESFORD L,SCHARBACH R D,et al. Crop Protec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