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Kerberos身份认证协议分析与改进
被引:9
作者
:
游新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游新娥
胡小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胡小红
机构
:
[1]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
:
计算机系统应用
|
2012年
/ 21卷
/ 04期
关键词
:
Kerberos协议;
票据;
USBKey双因素认证;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P393.08 [];
学科分类号
:
0839 ;
1402 ;
摘要
:
对Kerberos协议及安全性进行了较详细地分析,针对该协议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认证模型。该模型引入轻量级票据,采用混合密码体制和USBKey双因素认证,较好地解决了口令猜测攻击、重放攻击、密钥存储困难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易实现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16 / 2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改进Kerberos协议的单点登录系统研究与实现.[D].刘铮.重庆大学.2010, 03
[2]
无证书密钥协商协议对跨域Kerberos的改进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家琪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俊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郝妍
.
计算机工程,
2010,
36
(20)
:150
-152
[3]
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协议对Kerberos的改进
[J].
邬春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邬春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柳生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0,
32
(04)
:365
-368
[4]
基于视觉密码的Kerberos改进协议
[J].
胡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胡志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巧平
.
计算机工程,
2009,
35
(18)
:159
-160+163
[5]
基于混合体制的Kerberos身份认证协议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宇
;
王世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王世伦
.
计算机应用,
2009,
29
(06)
:1659
-1661
[6]
Kerberos协议的安全性增强方案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利华
;
杨秀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电子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杨秀青
.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
30
(09)
:2124
-2126
←
1
→
共 6 条
[1]
基于改进Kerberos协议的单点登录系统研究与实现.[D].刘铮.重庆大学.2010, 03
[2]
无证书密钥协商协议对跨域Kerberos的改进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家琪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俊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郝妍
.
计算机工程,
2010,
36
(20)
:150
-152
[3]
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协议对Kerberos的改进
[J].
邬春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邬春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柳生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0,
32
(04)
:365
-368
[4]
基于视觉密码的Kerberos改进协议
[J].
胡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胡志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巧平
.
计算机工程,
2009,
35
(18)
:159
-160+163
[5]
基于混合体制的Kerberos身份认证协议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宇
;
王世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王世伦
.
计算机应用,
2009,
29
(06)
:1659
-1661
[6]
Kerberos协议的安全性增强方案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利华
;
杨秀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电子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杨秀青
.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
30
(09)
:2124
-212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