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产业转移的研究进展评述与展望——基于传统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的比较
被引:8
作者
:
毛琦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毛琦梁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锁成
[
1
,
2
]
王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菲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俊
[
1
]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经济研究室
来源
:
区域经济评论
|
2014年
/ 02期
关键词
:
产业转移;
传统贸易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
D O I
:
10.14017/j.cnki.2095-5766.2014.02.025
中图分类号
: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
0201 ;
020105 ;
摘要
:
凭借在传统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两种理论框架6下,试图对我国产业转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进行较为全面梳理,以总结我国目前产业转移的主要趋势与行业特征以及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同时,也进一步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从理论的角度上看,以传统贸易理论为视角对我国产业转移的研究居多,以新经济地理学为视角的研究较少。对比两种理论的优点与不足以及空间尺度的适应性,提出合理的区域产业转移研究的理论框架,分析一国内区域间的产业区位演变,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更为适合,但也要吸取新古典贸易理论的适用性,综合多种区位理论也非常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飞雁模式”发生了吗?——对1998—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J].
曲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曲玥
;
蔡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蔡昉
;
张晓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张晓波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3)
:757
-776
[2]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基于2000—20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贺曲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基地
贺曲夫
;
刘友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基地
刘友金
.
经济地理,
2012,
32
(12)
:85
-90
[3]
追踪我国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来源:基于马歇尔外部性与新经济地理的综合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峰
;
柯善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柯善咨
.
管理世界,
2012,
(10)
:55
-70
[4]
对外贸易、区域间贸易与地区专业化
[J].
黄玖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国际商务研究所
黄玖立
.
南方经济,
2011,
(06)
:7
-22
[5]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成因与趋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贺灿飞
;
潘峰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潘峰华
.
南方经济,
2011,
(06)
:38
-52
[6]
人力资本的双重外部效应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为什么大规模产业转移没有出现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言林
.
江淮论坛,
2010,
(06)
:31
-37+88
[7]
集聚经济与企业区位选择——基于中国地级区域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刘修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刘修岩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学良
.
财经研究,
2010,
36
(11)
:83
-92
[8]
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J]. 张公嵬,梁琦.产业经济评论. 2010(03)
[9]
产业集聚一定有利于产业成长吗?——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闫逢柱
;
乔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乔娟
.
经济评论,
2010,
(05)
:63
-71
[10]
交通基础设施、市场获得与制造业区位——来自中国的经验数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钜强
;
赵永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赵永亮
.
南开经济研究,
2010,
(04)
:123
-138
←
1
2
3
4
5
→
共 42 条
[1]
“飞雁模式”发生了吗?——对1998—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J].
曲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曲玥
;
蔡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蔡昉
;
张晓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张晓波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3)
:757
-776
[2]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基于2000—20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贺曲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基地
贺曲夫
;
刘友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基地
刘友金
.
经济地理,
2012,
32
(12)
:85
-90
[3]
追踪我国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来源:基于马歇尔外部性与新经济地理的综合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峰
;
柯善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柯善咨
.
管理世界,
2012,
(10)
:55
-70
[4]
对外贸易、区域间贸易与地区专业化
[J].
黄玖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国际商务研究所
黄玖立
.
南方经济,
2011,
(06)
:7
-22
[5]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成因与趋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贺灿飞
;
潘峰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潘峰华
.
南方经济,
2011,
(06)
:38
-52
[6]
人力资本的双重外部效应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为什么大规模产业转移没有出现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言林
.
江淮论坛,
2010,
(06)
:31
-37+88
[7]
集聚经济与企业区位选择——基于中国地级区域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刘修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刘修岩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学良
.
财经研究,
2010,
36
(11)
:83
-92
[8]
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J]. 张公嵬,梁琦.产业经济评论. 2010(03)
[9]
产业集聚一定有利于产业成长吗?——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闫逢柱
;
乔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乔娟
.
经济评论,
2010,
(05)
:63
-71
[10]
交通基础设施、市场获得与制造业区位——来自中国的经验数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钜强
;
赵永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赵永亮
.
南开经济研究,
2010,
(04)
:123
-138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