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67
作者
李守丽
石雷
张金政
龙雅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百合; 育种; 性状改良;
D O I
10.16420/j.issn.0513-353x.2006.01.050
中图分类号
S682.29 [];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对目前国内外百合种质资源状况、育种过程中的性状改良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综述,认为近年来百合育种在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方法等方面均有很多创新,并在无花粉百合选育,克服杂交前、后障碍以及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操作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综合、完整的体系,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了借鉴模式。但在濒危物种的保护,育种过程中杂交不育机理等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分子生物学育种的开展等方面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新品种选育方面,抗性育种仍是今后育种研究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百合抗性品系的培育 [J].
杨利平 ;
刘桂芳 ;
张彦妮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3, (06) :33-35
[2]   辐射诱发百合雄性不育的研究 [J].
赵祥云 .
中国花卉园艺, 2003, (02) :25-27
[3]   百合属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J].
龙雅宜 ;
张金政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8, (01) :41-45
[4]   百合科(狭义)植物的分布区对中国植物区系研究的意义 [J].
梁松筠 .
植物分类学报, 1995, (01) :27-51
[5]   当前我国野生花卉资源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J].
龙雅宜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2, (01) :7-12
[6]   玫红百合为亲本育成百合种间杂种 [J].
黄济明 ;
赵晓艺 ;
张国民 ;
倪跃元 .
园艺学报, 1990, (02) :153-157+162
[7]   百合的组织培养和试管内诱发多倍体试验 [J].
黄济明 .
园艺学报, 1983, (02) :125-128
[8]   王百合×大卫百合种间远缘杂种的育成 [J].
黄济明 .
园艺学报, 1982, (03) :51-56
[9]  
Use of 2n gamet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exual polyploids from sterile Oriental × Asiatic hybrids of lilies ( Lilium )[J] . R. Barba-Gonzalez,A. C. Lokker,K.-B. Lim,M. S. Ramanna,J. M. Tuyl.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4 (6)
[10]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lily plants by 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formation[J] . Y. Hoshi,M. Kondo,S. Mori,Y. Adachi,M. Nakano,H. Kobayashi.Plant Cell Reports . 200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