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量刑偏差之理路

被引:11
作者
简基松 [1 ,2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2] 北师大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量刑幅度; 通用量刑幅度; 量刑标尺; 量刑指南;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9.06.011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量刑偏差包括两种:一种是在法官故意之下形成的;另一种是在法官非故意之下形成的,前者在本质上属于量刑权滥用,后者属于量刑误差。细化量刑标准成为防范量刑偏差的传统理路,如西方国家推行的量刑指南和我国学界探索的量刑标尺。不过,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重"典型量刑情节的刑罚计量,而"轻"非典型量刑情节的处理。为了应对非典型量刑情节被忽视的问题,西方国家的量刑指南采用"量刑指南偏离"制度,但这又无异于搞"双轨制",即:典型量刑情节走"计量路线",非典型量刑情节走"自由裁量"路线,在本质上将自由裁量空间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了,这对于防范量刑权滥用并无益处;而量刑标尺将非典型量刑情节直接排除在考虑的范围之外,从而在制度安排上彻底消灭了自由裁量空间,这似乎也有不妥之处。其实在防范量刑偏差方面还有一条相对比较简易的非传统理路,那便是压缩自由裁量空间,主要可以通过"构建范围值狭小的标准量刑幅度"、"尽量采用分类配刑模式以压缩量刑幅度"、"废除跨刑种量刑幅度并单独规定死刑适用的条件"等措施来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量刑公正之程序进路 [J].
仇晓敏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7, (06) :82-89
[2]   论模糊词语的表义功能 [J].
张琳 .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99, (01) :104-109
[3]  
量刑公正实证研究[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赵廷光著, 2005
[4]  
刑法基本理论专题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赵秉志著, 2005
[5]  
逻辑哲学论[M]. 商务印书馆 , (奥) 维特根斯坦 (Wittgenstein, 1996
[6]  
论犯罪与刑罚[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意)贝卡里亚(Beccaria,Cesare)著, 1993
[7]  
量刑与电脑[M]. 百家出版社 , 苏惠渔等著, 1989
[8]  
艺术创作规律论[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叶纪彬著, 1987
[9]  
论法的精神[M]. 商务印书馆 , (法)孟德斯鸠著, 1959
[10]  
牛津法律大辞典[英]戴维M沃克,邓正来等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