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能源消费的人口敏感性分析——以中国城镇家庭户为例

被引:16
作者
傅崇辉 [1 ]
王文军 [2 ]
曾序春 [3 ]
张玲华 [3 ]
雷光和 [1 ]
机构
[1] 广东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3] 深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人口敏感性; 生活能源消费; 规模效应; 人口微观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F206 [能源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人口可能不是能源消费的决定性因素或主要因素,但它作为能源消费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参数,除了要关注人口数量,人口的结构性因素,以及对引起这些结构性因素变动的人口微观过程,都应该进行科学研究。本文构建了生活能源消费与人口敏感性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住户调查数据、人口普查数据,以及中国能源统计宏观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即使是在相同的宏观人口水平下,不同微观人口变动也可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生活能源消费情景。人口自然变动、城镇化和老龄化对生活能源消费具有敏感性,人口老龄化的敏感性为负值。但除老年年龄组(60岁及以上)外,年龄结构并不敏感,而人口敏感性的关键钮带是"规模效应"。正是由于人口的结构性因素对生活能源消费有着多重敏感性,不能简单的以人口数量的增减作为判断生活能源消费量变化的唯一指标。事实上,作为结构性因素的人口城镇化已经超过了数量性因素的敏感性强度。最后,将研究结果用于情景分析,对2015年的生活能源消费进行了微观人口分析,并对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933 / 194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看中国人口生育变化的新特点 [J].
傅崇辉 ;
张玲华 ;
李玉柱 .
统计研究, 2013, 30 (01) :68-75
[2]   城市居住区内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差异研究 [J].
张艳 ;
秦耀辰 .
生态经济, 2012, (04) :42-46
[3]   人口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 [J].
陈婧 .
西北人口 , 2011, (02) :23-27+33
[4]   我国21世纪东、中、西部人口家庭老化预测和对策分析 [J].
曾毅 ;
王正联 .
人口与经济, 2010, (02) :1-10+37
[5]   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模型与实证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于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2) :98-102
[6]   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J].
蒋耒文 .
人口研究, 2010, 34 (01) :59-69
[7]   我国人口态势与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J].
彭希哲 ;
朱勤 .
人口研究, 2010, 34 (01) :48-58
[8]   家庭模式对碳排放影响的宏观实证分析 [J].
陈佳瑛 ;
彭希哲 ;
朱勤 .
中国人口科学, 2009, (05) :68-78+112
[9]  
中国住户调查年鉴. 2011[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 2011
[10]  
Age-structure, urbaniz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revisiting STIRPAT for disaggregated population and consumption-related environmental impacts[J] . Brant Liddle,Sidney Lung.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 201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