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利用投入要素集约度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29
作者
姚冠荣 [1 ]
刘桂英 [1 ,2 ]
谢花林 [1 ]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
[2]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耕地; 土地利用集约度; Theil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测度单位面积耕地化肥、农业固定资产、劳动力、农药、农膜和农用柴油投入量的基础上,基于Theil指数和计量经济模型,系统分析了中国1999年以来耕地利用投入要素集约度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国家尺度上的劳动力集约度逐年下降,而化肥、农用柴油、农药、农膜和农业固定资产的集约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农业固定资产增幅最大;2区域尺度上耕地利用投入要素集约度的时序变化特征与国家尺度上的变化特征一致;除劳动力集约度中部地区最高外,其他投入要素的集约度均以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最低;3省域尺度上的劳动力集约度分化为两个不同的变化方向,化肥、农药和农用柴油集约度在上海、天津、江苏和山东等经济发达的省(市)有所下降;4我国耕地利用投入要素集约度的区域差异比较明显,1999年以来总体差距呈缩小态势,区域之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较大;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纯收入和人口非农化比重对化肥、农业固定资产、农药和农膜投入产生显著正向作用,产业非农化比重的上升导致化肥投入增加,农业政策促进了化肥和农业固定资产投入水平的提高。最后,论文认为亟需关注快速增加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及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以及化肥、农药和农膜大量施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当前耕地面积约束条件下,应着重提高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纯收入,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及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国家惠农政策的诱致作用,全面提高我国耕地集约利用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836 / 184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能值理论的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化分析 [J].
姚成胜 ;
黄琳 ;
吕晞 ;
段敏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8) :1-12
[2]   大渡河上游河谷与半山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J].
花晓波 ;
阎建忠 ;
王琦 ;
张叶生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0) :234-244
[3]   中国耕地利用投入的时空差异 [J].
邹金浪 ;
杨子生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7) :1083-1093
[4]   基于能值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差异分析 [J].
谢花林 ;
邹金浪 ;
彭小琳 .
地理学报, 2012, 67 (07) :889-902
[5]   农户视角下湖北省耕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J].
吴郁玲 ;
顾湘 ;
周勇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2) :50-55
[6]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耕地利用变化对比研究 [J].
陈瑜琦 ;
李秀彬 ;
朱会义 ;
赵宇鸾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16 (01) :124-131
[7]   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结构变化及其区域差异(英文) [J].
陈瑜琦 ;
李秀彬 ;
田玉军 ;
谈明洪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9, 19 (05) :545-556
[8]   1980年以来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结构特征 [J].
陈瑜琦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69-478
[9]   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测度方法 [J].
李秀彬 ;
朱会义 ;
谈明洪 ;
辛良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6) :12-17
[10]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变化规律比较研究 [J].
张琳 ;
张凤荣 ;
安萍莉 ;
张卫峰 ;
严良政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1) :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