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针刺太冲、合谷两穴位引起的小脑响应的差异:fMRI研究附视频
被引:39
作者:
刘华
[1
]
单保慈
[1
]
高殿帅
[2
]
许建阳
[3
]
王葳
[4
]
李永忠
[4
]
李坤成
[4
]
支联合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2] 徐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
[3]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4]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科
来源:
关键词:
针灸;
太冲;
合谷;
功能磁共振成像;
小脑;
D O I:
10.13929/j.1003-3289.2006.08.011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100207 ;
摘要:
目的应用fMRI研究针刺太冲、合谷两穴位所致小脑响应的差异。方法37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4组,9例接受在太冲针刺,8例接受右侧太冲附近的假穴针刺,10例接受在合谷的针刺,10例接受右侧合谷附近的假穴针刺。在针刺时进行全脑功能成像扫描,用SPM2处理图像。结果发现针刺两穴位激活了小脑的不同区域:针刺太冲的激活了对侧小脑前叶,同侧小脑后叶下半月小叶;针刺合谷激活了对侧小脑后叶下半月小叶及同侧小脑后叶上半月小叶。两穴位针刺均未引起小脑的负激活。结论不同穴位引起的小脑激活区域不同,提示小脑在针灸不同穴位作用机制中具有特异性;小脑后叶可能是不同穴位作用的共同神经通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165 / 1167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