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杨树对美国白蛾幼虫中肠保护酶系统的影响(英文)

被引:18
作者
丁双阳
孟秀芹
李学锋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2] 辽宁省清原县林业局森保站! 清原
[3] 中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北京
关键词
转基因杨树; 美国白蛾; 保护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63 [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以转Bt基因欧洲黑杨(P.nigra L.)和转CpTI基因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叶片饲喂4-5龄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幼虫,对其体内保护酶系统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饲喂两种转基因杨树叶片的幼虫中肠保护酶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SOD、CAT和POD三种酶的活性在饲喂后数小时内逐渐增加,某一时刻达到最高值,此后突然下降。饲喂转Bt基因杨树叶片的幼虫,其中肠SOD、CAT活性峰值出现在饲喂后的24小时,POD活性峰值出现在饲喂后的12小时;饲喂转CpTI基因杨树叶片的幼虫,其中肠三种保护酶活性高峰出现时间均较前者滞后12小时。本文还比较了饲喂两种转基因叶片不同中毒程度的美国白蛾幼虫体内保护酶活性,发现不论饲喂那种转基因叶片,中毒较轻者其体内保护酶活性显著高于中毒较重者,这种差异在饲喂CpTI叶片的处理株表现尤为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2+147 +1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几种昆虫体内保护酶系统活力的研究 [J].
李周直,沈惠娟,蒋巧很,嵇保中 .
昆虫学报, 1994, (04) :39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