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淮南煤矿进行“三下”采煤的技术对策
被引:14
作者
:
杨宗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淮南矿务局
杨宗震
王吉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淮南矿务局
王吉才
陆飞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淮南矿务局
陆飞伟
机构
:
[1]
淮南矿务局
来源
:
煤炭学报
|
1994年
/ 01期
关键词
:
开采沉陷;
导水裂缝带;
组合堤;
动态监测系统;
D O I
:
10.13225/j.cnki.jccs.1994.01.002
中图分类号
:
TD823.83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淮南煤矿“三下”(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压煤量占矿区总可采储量的70%以上,“三下”采出量占全局总产量的60%以上。本文根据矿区多年“三下”采煤的理论研究和开采试验,对矿区开采沉陷的预计,划分了不同地质采矿条件区域和相应的数学计算模型;介绍了矿区四个井筒和工业场地煤柱开采的实例以及所采取的技术对策;介绍了在淮河及其堤坝下采煤的防水安全煤柱的留设方法和开采裂缝的性质及其发育深度的数学计算公式,及在国家铁路支线下采煤的开采损害以及消除线路开采损害的技术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