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瑶山与费孝通人类学思想的展开

被引:9
作者
赵旭东
罗士泂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大瑶山; 费孝通人类学思想; 人类学方法论;
D O I
10.16783/j.cnki.nwnus.2016.03.002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大瑶山之殇,使得瑶山成为费孝通心中永远的遗憾与牵挂,但他与瑶山之间的情缘并没有因那场悲剧而永远切断,与此相反,晚年的费孝通通过多次重访从而接续了他心中的那份瑶山之情。作为费孝通第一次实际意义上的田野调查,大瑶山对他整个人类学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开启的学术之路以及在他之后的生命历程中都打下了深刻的瑶山之印。今天的人类学,需要重读费孝通,重读他那"从实求知"般的田野调查,以此反思今天的人类学方法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迈向人类学的中国时代 [J].
赵旭东 .
社会科学, 2015, (04) :74-85
[2]   线索民族志:民族志叙事的新范式 [J].
赵旭东 .
民族研究, 2015, (01) :47-57+124
[3]   中国人类学为什么会远离江河文明? [J].
赵旭东 .
思想战线, 2014, (01) :68-76
[4]   一体多元的族群关系论要——基于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构想的再思考 [J].
赵旭东 .
社会科学, 2012, (04) :51-62
[5]   人类学再研究及其方法论意义 [J].
兰林友 .
民族研究, 2005, (01) :36-46+108
[6]   青春作伴好还乡──为《甘肃土人的婚姻》中译本而写 [J].
费孝通 .
读书, 1997, (07) :3-15
[7]   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 [J].
费孝通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02) :5-13+159
[8]   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人类学的社区方法论 [J].
王铭铭 .
民俗研究, 1996, (04) :5-20
[9]   重读《江村经济·序言》 [J].
费孝通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04) :4-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