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三角肌及肱三头肌治疗脑梗死患者上肢肌肉痉挛:与同部位阳经穴位针刺的对比

被引:17
作者
樊莉
朱晓平
蒙昌荣
文幸
机构
[1]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
[2]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 广东省广州市
[3] 广东省广州市
关键词
脑梗塞; 痉挛/针灸疗法; 上肢穴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比较针刺三角肌和肱三头肌以及针刺醒脑开窍针法的上肢主穴和针刺阳经穴位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以2003-10/2004-11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99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在进行活血化瘀和康复治疗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3组:①常规针刺组(n=33):针刺患侧醒脑开窍针法的上肢主穴:内关,极泉下1寸,尺泽,均采用提插泻法,不留针。②阳经穴位针刺组(n=32):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取患侧肩骨禺、臂、天井、会,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半小时。③三角肌和肱三头肌针刺组(n=34):除常规组针刺外,取三角肌、肱三头肌肌肉丰满处任一点(每次针刺取不同点)进针,周围左右隔约1cm处再各刺一针,共6针,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全部行针完毕后留针半小时。3组均为治疗1次/d,周日停针,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共分0,I,I+,II,III,IV6级,0级为肌张力不增高;IV级为强直)评定上肢肌痉挛状态。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94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0~I+级合计率:治疗前常规针刺组,阳经穴位针刺组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针刺组无差异(31%,37%,28%,P>0.05),治疗后阳经穴位针刺组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针刺组无差异(57%,62%,P>0.05),两组均高于常规针刺组(41%,P<0.01)。结论:在醒脑开窍针法的基础上,针刺三角肌和肱三头肌与针刺阳经穴位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肌痉挛的疗效相似,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醒脑开窍针法,提示临床上可以联用从“肌肉”角度针刺治疗,扩大传统针灸采用“穴位”治疗的范畴。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 [J].
石学敏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07) :1057-1058
[2]   针刺手少阳经穴治疗中风后上臂痉挛的临床观察 [J].
睢明河 .
针刺研究, 2001, (02) :131-133
[3]  
神经病学[M]. 人民军医出版社 , 王新德总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