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油气分布

被引:16
作者
孙玮
刘树根
徐国强
李国蓉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和田; 隆起; 构造演化; 风化壳; 油气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古隆起是长期的油气运聚中心,又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今后的主要油气勘探领域之一。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为一沉积-剥蚀性古隆起熏其形成和演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区内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及保存条件等。其形成与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加里东运动期的抬升剥蚀阶段、海西运动期的潜伏阶段和喜马拉雅运动期的破坏阶段熏最终由古隆起演变为一斜坡带。和田古隆起的存在,使油气生成期、调整期、运移期与圈闭形成期获得最佳匹配,其发育对研究区烃源岩的发育及后期成藏具有深远的地质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4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规律 [J].
贾承造 .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3) :3-9+94
[2]   田吉兹、尤罗勃钦碳酸盐岩油气田石油地质考察及对塔里木盆地寻找大油气田的启示和建议 [J].
邱中建 ;
张一伟 ;
李国玉 ;
梁狄刚 ;
吴奇之 ;
王招明 ;
刘军 .
海相油气地质, 1998, (01) :49-56+5
[3]   碳酸盐岩古岩溶相的发育模式、演化特点及储层类型 [J].
朱起煌 .
新疆石油地质, 1993, (02) :188-196
[4]   塔里木盆地形成大型—巨型油气田的基本地质条件 [J].
叶德胜 ;
周棣康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1, (03) :283-291
[5]  
塔里木盆地演化和构造样式[M]. 地质出版社 , 汤良杰著, 1996
[6]  
前陆盆地分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何登发等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