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痰瘀证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变化及意义

被引:8
作者
金伟 [1 ,2 ]
哈木拉提·吾甫尔 [3 ]
沙吉旦·阿不都热衣木 [4 ]
热娜古丽·艾则孜 [3 ]
林雪 [5 ]
机构
[1]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2] 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
[3] 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医药系
[4]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高血压; 痰瘀证; 血栓前状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探讨高血压病痰瘀证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变化和意义。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ELISA法、CLAUSS法等,检测高血压病痰瘀证组、非痰瘀证组和正常对照组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41和CD62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以及凝血4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痰瘀证组CD41表达、TT无统计学意义(P>0.05),CD62P表达显著升高(P<0.01),t-PA含量下降(P<0.05),PAI-1含量显著升高(P<0.01),Fib含量显著升高(P<0.01),PT、APTT显著缩短(P<0.01);非痰瘀证组CD62P表达升高(P<0.05),t-PA含量下降(P<0.05),Fib含量显著升高(P<0.01),APTT显著缩短(P<0.01),而CD41、PAI-1、PT、TT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非痰瘀证组对比,痰瘀证组CD62P表达显著升高(P<0.01),而CD41表达,t-PA、PAI-1含量,PT、Fib、TT和APTT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结论:高血压病痰瘀证和非痰瘀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栓前状态,而且痰瘀证较非痰瘀证更为明显,并以CD62P、t-PA、PAI-1、PT、Fib、APTT等的改变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振义等主编, 2004
[2]   高血压病流行的全球趋势及对策 [J].
胡大一 ;
王宏宇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2, (04) :193-195
[3]   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 [J].
刘力生 .
高血压杂志, 2004, (06) :6-9
[4]   高血压病痰瘀证的治疗研究进展 [J].
顾衡强 ;
陈美华 .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6, (01) :70-72
[5]   复杂性疾病血栓前状态指标变化的共性研究 [J].
沙吉旦·阿不都热衣木 ;
金伟 ;
热娜古丽·艾则孜 ;
哈木拉提·吾甫尔 .
科技导报, 2007, (20) :27-32
[6]   2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J].
哈木拉提·吾甫尔 ;
沙吉旦·阿不都热衣木 ;
热娜古丽·艾则孜 ;
金伟 .
临床内科杂志, 2008, (04) :241-243
[7]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P-selection on platelets is a risk factor for 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Tetsuo Minamino, Masafumi Kitakaze, Shoji Sanada, et al. Circulation . 1998
[8]   痰证宏观辩证的计量化研究 [J].
方永奇,魏刚,李小兵 .
辽宁中医杂志, 1995, (11) :490-492
[9]   痰瘀证型的临床分析 [J].
李小兵 ;
方永奇 ;
黄可儿 .
辽宁中医杂志, 2000, (02) :53-55
[10]  
Target organ damage and the prothombotic state in hypertension. Lip G Y H.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