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保护及其限度性——兼评《关于办理侵权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被引:4
作者
姚颉靖 [1 ]
刘晨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
[2] 复旦大学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刑法保护; 立法改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保护的核心在于价值趋向界定的科学与合理。就我国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保护的价值选择而言,首先从利益平衡分析,应在维护创作者合法垄断利益原则的前提下,兼之以公共利益协调;其次就保护战略的选择而言,保护程度的强、弱直接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利益相联系。文章随后考察了我国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现状并以价值选择作为视角切入对《解释》进行理性审视与反思,据此提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保护的几点设想一是提倡非犯罪化与非刑罚化;二是建立以罚金刑为主、自由刑为辅的刑种体系;三是设立新的资格刑;四是修改罚金刑。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成本效益分析——兼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J].
陈宗波 ;
陈祖权 .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6) :45-47
[2]   我国著作权限制与知识创新 [J].
施红美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4, (06) :82-87
[3]   从国家利益的高度认识知识产权 [J].
滕飞 .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4, (03) :17-21
[4]   刑法谦抑主义论纲 [J].
莫洪宪 ;
王树茂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4, (01) :13-24
[5]   利益平衡论:知识产权法的理论基础 [J].
冯晓青 .
知识产权, 2003, (06) :16-19
[6]   如何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上)——评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的报告 [J].
尹新天 .
知识产权, 2003, (04) :26-30
[7]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刑事责任基础构造比较 [J].
孙万怀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1999, (02) :73-80
[8]  
赵国玲主编.知识产权犯罪调查与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9]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事政策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0]  
吴汉东著.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