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与GIS的低丘红壤区耕地开发潜力评价

被引:16
作者
张秀英 [1 ]
朱晓芸 [1 ]
王珂 [1 ]
沈掌泉 [1 ]
许红卫 [1 ]
丁晓东 [1 ]
罗鹏 [1 ]
俞志强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2] 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
关键词
耕地潜力评价; 遥感; GIS; 低丘红壤; 兰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404 ;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遥感和GIS技术为支撑,对浙江省兰溪市的低丘红壤区的耕地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以地形、土壤以及开发程度为基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各单元的综合得分,并将潜力值分为四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适宜开发、允许开发、限制开发和不适宜开发的低丘红壤资源分别为3151.53、8790.71、8840.64和35175.25 hm2。评价结果与各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开发潜力与坡度和土地利用现状存在强相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很低。坡度在≤6°、6~15°和15~25°的范围内,适宜开发的资源分别占总量的50.57%、43.36%和6.07%,允许开发的分别占12.67%、42.59%和44.75%。适宜开发的资源主要由果园和疏林地组成,二者占总量的74.68%;允许开发的资源主要由园地构成,二者占总量的88.95%。允许开发和适宜开发的资源在各城镇之间的分布极其不平衡。实地考察显示,耕地后备潜力评价与当地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在退耕还林决策中的应用 [J].
王筱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8) :113-116
[2]   基于决策树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J].
任周桥 ;
刘耀林 ;
焦利民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 (03) :21-25
[3]   可变模糊集方法及其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J].
陈守煜 ;
柴春岭 ;
苏艳娜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3) :95-97
[4]   基于3S技术的金衢地区低丘红壤开发利用潜力评价 [J].
罗鹏 ;
俞志强 ;
殷国庆 ;
曹昊 ;
王珂 .
浙江农业学报, 2007, (02) :101-105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湖北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J].
谭术魁 ;
游和远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10) :147-150
[6]   区域农地整理质量评价及其时空配置研究——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 [J].
王瑷玲 ;
赵庚星 ;
王瑞燕 ;
袁祥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3) :369-374
[7]   基于GIS和多目标评价方法的果树适宜性评价(英文) [J].
邱炳文 ;
池天河 ;
王钦敏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6) :96-100
[8]   基于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评价 [J].
张菁 ;
陈智高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55-59
[9]   丘陵半干旱区小流域土地资源定量化评价研究 [J].
高鹏 ;
刘作新 ;
邹桂霞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6) :298-301
[10]   基于GIS的陇中黄土高原潜在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J].
张秀英 ;
赵传燕 .
兰州大学学报, 2003, (03) :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