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a东北冷涡暴雨水汽源地分布及其水汽贡献率分析

被引:29
作者
魏铁鑫 [1 ,2 ]
缪启龙 [1 ]
段春锋 [1 ,3 ]
刘实 [4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2]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3] 安徽省气候中心
[4]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东北冷涡; 轨迹追踪; 水汽源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用HYSPLIT v4.9轨迹追踪模式,以分辨率为2.5°×2.5°的再分析资料驱动模式,对东北地区308例冷涡暴雨过程中的目标气块,进行后向轨迹追踪模拟。结果显示东北冷涡暴雨主要有4个水汽源地,(Ⅰ)西太平洋及相邻海域(包括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渤海和东海)水汽贡献率最大,平均水汽贡献率达39.8%;依次是(Ⅱ)孟加拉湾—南海海域为32.1%;(Ⅲ)欧亚大陆,尤其是贝加尔湖附近为20.9%;(Ⅳ)东北地区的水汽贡献率最小,仅为7.2%。欧亚大陆主要输送700 h Pa高度附近的干冷气团,而各海域则输送800 h Pa高度以下的暖湿气团。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拉格朗日方法诊断2007年7月中国东部系列极端降水的水汽输送路径及其可能蒸发源区 [J].
陈斌 ;
徐祥德 ;
施晓晖 .
气象学报, 2011, 69 (05) :810-818
[2]   东亚副热带急流与东北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 [J].
兰明才 ;
张耀存 .
气象科学, 2011, 31 (03) :258-265
[3]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气流轨迹模式在判定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中的应用分析 [J].
梁卓然 ;
江志红 ;
刘征宇 ;
顾婷婷 .
热带气象学报, 2011, 27 (03) :357-364
[4]   2007年淮河流域强降水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J].
江志红 ;
梁卓然 ;
刘征宇 ;
朱云来 .
大气科学, 2011, 35 (02) :361-372
[5]   近50年来中国夏季降水及水汽输送特征研究 [J].
申乐琳 ;
何金海 ;
周秀骥 ;
陈隆勋 ;
祝从文 .
气象学报, 2010, 68 (06) :918-931
[6]   夏季东北冷涡与副高、鄂海阻高的遥相关关系 [J].
梁红 ;
王元 ;
郭正强 .
气象科学, 2009, 29 (06) :793-796
[7]   东亚地区夏季水汽输送特征 [J].
张雪梅 ;
江志红 ;
刘晓东 ;
兰博文 .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 (06) :733-739
[8]  
The Impacts of Moisture Transport of East Asian Monsoon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Northeast China[J]. 孙力,沈柏竹,高枞亭,隋波,Sheng-Hung WANG,安刚,李健.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7(04)
[9]   东北暴雨的研究 [J].
王东海 ;
钟水新 ;
刘英 ;
李俊 ;
胡开喜 ;
杨帅 ;
张春喜 ;
孙力 ;
高枞亭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6) :549-560
[10]   东北区夏季多雨年水汽异常输送特征 [J].
汪秀清 ;
陈长胜 ;
石大明 ;
张智勇 .
气象, 2005, (09)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