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新媒体研究16年发展脉络分析——基于SSCI期刊《New media & society》1999年至2014年的实证研究

被引:10
作者
陈积银
刘颖琪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关键词
新媒体和社会; 国际研究;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国际新媒体领域的顶级SSCI刊物《New media&society》1999-2014年725篇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从时空、作者身份、作者单位、论文合著情况、词频、聚类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该刊进行分析,系统梳理与概括了该刊的学术旨趣和关注热点。研究发现该刊:1.研究范围、研究群体构成、研究院校呈现出不平衡的分布趋势;2.研究学科跨度广泛,覆盖了从传播、媒体和文化研究,到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信息学与人类学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呈现出学科融合化趋势;3.跨学科、跨机构、甚至跨国界的合作研究,应是未来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4.新媒体研究视野开阔,主题多元,在关注社会现实和变化的基础上,主要聚焦于互联网和数字化的研究;5.新媒体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和混合分析比重逐年上升,学者们通过多元研究方法挖掘更为丰富的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微博作为消息源——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新媒体资源的策略与规律探析 [J].
尹连根 ;
杨秋月 ;
张进 .
新闻大学 , 2015, (01) :35-42
[2]   澎湃数据新闻:传统媒体新探索 [J].
黄子健 .
中国传媒科技, 2014, (Z1) :19-20
[3]  
需求预测与信息到达:基于用户新媒体使用路径的大数据研究[J]. 宋成.新媒体与社会. 2014(02)
[4]   政务微博的内容特征与发布标准——以“@北京发布”的微博内容为个案 [J].
杭孝平 ;
李彦冰 .
当代传播, 2014, (06) :73-75
[5]   移动传播研究:概念澄清与核心议题 [J].
邹军 .
新闻大学, 2014, (06) :71-76+81
[6]   “自留地”还是“公共绿地”?——媒体人微信公众账号实践的机遇与困境 [J].
薛国林 ;
甘韵矶 .
新闻爱好者, 2014, (06) :75-78
[7]   中国微信发展的量化研究 [J].
匡文波 .
国际新闻界, 2014, 36 (05) :147-156
[8]   “棱镜门”事件中的社会正义与国家利益博弈 [J].
高金萍 ;
尹婉莹 .
国际新闻界, 2014, 36 (04) :97-108
[9]   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生态变化及舆情研究现状、趋势 [J].
李彪 ;
郑满宁 .
新闻记者, 2014, (01) :36-41
[10]   微博、微信对传统媒体内容使用的影响 [J].
张洪忠 ;
朱蕗鋆 .
新闻记者, 2013, (12) :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