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密度和饵料种类对中国大鲵幼苗存活与生长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李灿
殷梦光
徐小茜
高玉平
曹宇
机构
[1] 贵阳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贵州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国大鲵; 幼苗; 生长发育; 投放密度; 饵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6.6 [娃娃鱼(大鲵)养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研究了放养密度和饵料种类对幼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生长发育的影响,跟踪分析了自胚胎孵化至一龄幼鲵的存活与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自胚胎孵化至一龄幼鲵的养殖密度为每0.1m210~20尾时,其成活率可达到100%,投放密度每0.1m2自20尾增加到60尾,平均存活率、年体长增加和年体重增加均显著降低。投喂摇蚊幼虫、猪肉、牛肉、羊肉和小鱼虾,幼苗的存活率分别为100%、90%、95%、85%和95%,体长增加分别为8.09cm、5.45cm、5.28cm、4.57cm、6.82cm,体重增加分别为25.97g、12.68g、11.82g、10.86g和20.67g。可见,摇蚊幼虫和小鱼虾是一龄幼大鲵的适宜饵料。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水温对大鲵摄食的影响 [J].
陈喜斌 ;
沈建中 ;
赵京杨 ;
熊家军 ;
张国良 .
水产科学, 1999, (01) :20-22
[2]   大鲵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J].
阳爱生 ;
刘国钧 .
淡水渔业, 1979, (02) :1-5+2
[3]  
Ecological studies on the Japanese giant salamander (Andrias japonicus)in the river in Hyogo Prefecture (1)Markingof animals for recognition. Tochimato T. J Jpn Assoc Zool Aqua . 1990
[4]   大鲵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 [J].
牟洪民 ;
李媛 ;
姚俊杰 ;
马珊 .
水产科学, 2011, 30 (08) :513-516
[5]   大鲵幼鲵培育技术关键 [J].
欧燎原 .
内陆水产, 2006, (05) :25-25
[6]   我国大鲵 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 (Blanchard)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的探讨 [J].
王海文 .
现代渔业信息, 2002, (07) :5-8
[7]   大鲵保护生物学及其研究进展 [J].
章克家 ;
王小明 ;
吴巍 ;
王正寰 ;
黄松 .
生物多样性, 2002, (03) :29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