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红山嘴地区克拉玛依下亚组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14
作者
周凤娟 [1 ]
王振奇 [1 ]
支东明 [2 ]
关利军 [3 ]
胡青琴 [4 ]
伍学伟 [5 ]
机构
[1]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勘探部
[4]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5]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开发部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储层评价; 克下亚组;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是储层评价的重要内容。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铸体图像分析、压汞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准噶尔盆地红山嘴地区三叠系克下亚组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克下亚组储层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喉道类型为片状或弯片状,主要是Ⅲ类中等喉道,其次是Ⅳ类细喉。储层评价结果为克下亚组主要发育Ⅲ—Ⅳ类中等—差储层。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影响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其中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影响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长庆油田延长组特低渗透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J].
曲春霞 ;
杨秋莲 ;
刘登飞 ;
刘旭 ;
李爱琴 ;
崔攀峰 .
岩性油气藏, 2008, (02) :43-47
[2]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6砂岩储层特征及评价 [J].
黄龙 ;
田景春 ;
肖玲 ;
王峰 .
岩性油气藏, 2008, (01) :83-88
[3]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砂岩成岩作用与成岩相研究 [J].
郑荣才 ;
耿威 ;
周刚 ;
韩永林 ;
王海红 ;
文华国 .
岩性油气藏, 2007, (02) :1-8
[4]  
白碱滩油田六中区克下组储层综合评价[J]. 黄彦庆,张昌民,侯读杰,张民伟,张尚锋,汤军.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7(01)
[5]  
白碱滩油田六中区克下组储层综合评价[J]. 黄彦庆,张昌民,侯读杰,张民伟,张尚锋,汤军.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7 (01)
[6]   曲堤油田储层敏感性研究 [J].
侯连华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50-53+7
[7]  
扇三角洲体系精细构成及低渗油气储层综合评价[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王振奇著, 2005
[8]  
石油地质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厚福等编, 1999
[9]  
中国石油地质志[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辽河油田石油地质志编辑委员会编, 1993
[10]  
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郑浚茂,庞明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