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裂缝性特低渗碳酸盐岩油藏注烃类气驱油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24
作者
:
郭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郭平
李士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李士伦
张思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张思永
吴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吴莹
唐先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唐先益
赵俊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赵俊生
机构
:
[1]
西南石油学院
[2]
川中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来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2001年
/ 02期
关键词
:
裂缝性油气藏;
碳酸盐岩;
低渗透油气藏;
注气;
实验室试验;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E357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川中大安寨油田属特低孔、低渗并有裂缝的双重介质油藏,目前主要是衰竭式开发,靠自喷原油采收率只能达到3%~5%。室内实验采用人工造缝的方法模拟地层双重介质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长岩心设备开展不同驱油方式的烃类气驱油效果对比研究,并开展注气压力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裂缝性低渗油藏中,衰竭式开采原油其采收率低,无论注水还是注气均会产生水窜或气窜;单纯注水可适当提高原油采收率,但驱油效率不高;注烃气虽然不能达到混相,但注入压力越高采收率越高。大安寨油藏在目前地层压力下,注烃气比自然衰竭提高原油采收率 6.21%,比注水提高3.91%,效果明显。图3表1参7(郭平摘)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8+112 +112-1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油田注气开采技术.[M].高振环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2]
氮气和烟道气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M].王大钧编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3]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原理.[M].[]范波伦(H·K·VanPoollen) 著;唐养吾;杨贵珍 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3,
[4]
凝析气藏相态特征确定技术要求.[S]...1995,
[5]
大港油田二氧化碳驱最小混相压力测定
郭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四川南充
郭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思永
吴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四川南充
吴莹
李士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四川南充
李士伦
孙良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四川南充
孙良田
马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四川南充
马立军
冯庆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四川南充
冯庆贤
[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9,
(03)
: 19
-
21+89
←
1
→
共 5 条
[1]
油田注气开采技术.[M].高振环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2]
氮气和烟道气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M].王大钧编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3]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原理.[M].[]范波伦(H·K·VanPoollen) 著;唐养吾;杨贵珍 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3,
[4]
凝析气藏相态特征确定技术要求.[S]...1995,
[5]
大港油田二氧化碳驱最小混相压力测定
郭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四川南充
郭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思永
吴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四川南充
吴莹
李士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四川南充
李士伦
孙良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四川南充
孙良田
马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四川南充
马立军
冯庆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四川南充
冯庆贤
[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9,
(03)
: 19
-
21+8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