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预处理延缓大鼠心肌缺血引起的细胞间电脱耦联

被引:1
作者
周有林
沈岳良
陈莹莹
吴迅冬
夏强
机构
[1] 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钾通道; 缝隙接合部; 脱耦联; 心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 [心脏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 (IPC)延缓心肌细胞间电脱耦联现象及其可能的机制 ,尤其是线粒体膜ATP敏感性钾通道 (mitoKATP)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心脏Langendorff离体灌流 ,用四电极法测量心肌整体阻抗 (Rt) ,监测Rt 在心肌缺血后的变化来判断心肌细胞发生电脱耦联的时间。结果 :(1)对照组心肌缺血 40min后复灌 3 0min ,心肌细胞间电脱耦联发生平均时间为 (13 2 9± 0 95)min ;(2 )IPC可以明显延迟电脱耦联的发生时间、促进心肌缺血复灌后收缩功能的恢复 ;(3 )IPC前给予mitoKATP特异阻断剂 5-hydroxydecanoate(5-HD ,10 0 μmol/L)取消了IPC的心脏作用 ;(4)MitoKATP特异开放剂diazoxide(60 μmol/L)预处理可以模拟IPC延迟电脱耦联、促进心肌收缩功能恢复 ;(5)Diazoxide的IPC模拟作用能被 5-HD取消 ,也能被L型钙通道特异阻断剂verapamil(2 0 μmol/L)和自由基清除剂N -(2 -mercaptopropionyl)glycine(3 0 0 μmol/L)取消。 结论 :IPC可以通过激活mitoKATP延缓大鼠心肌缺血造成的细胞间电脱耦联和改善心肌收缩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非创伤性预处理在离体心脏抗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机制的探讨 [J].
王海华 ;
戚仁斌 ;
俞蕾 ;
王志刚 ;
马应忠 ;
周志泳 ;
左保华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2, (05) :88-92
[2]   缺血预处理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J].
夏强 ;
陆源 ;
沈岳良 ;
黄德明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6, (03) :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