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严相济政策相关问题新探

被引:34
作者
龙宗智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宽严相济; 刑事政策; 谦抑性; 刑事程序; 多元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精神,是亦宽亦严的区别对待,相济互补的协调平衡,宽字为先的谦抑原则。宽字为先,不是"整体从宽"、"刑法宽和",而是刑事立法上将刑法作为最后手段,司法中能轻不重,"就低不就高"。它体现了刑事政策的发展和进步,符合"无罪推定"精神。其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路径导引、实施保障、监督校正三个方面。宽严相济政策的适用包括刑事程序法领域。强制措施等程序手段直接体现宽严,因而刑事程序具有实现政策的独立价值。刑事程序贯彻刑事政策的基本要求是,刑事程序的设置与运行服务于刑事政策;根据不同案件设置不同程序即程序多元;程序的严格性与必要的灵活性相结合。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之我见 [J].
王顺安 .
法学杂志, 2007, (01) :21-24
[2]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含义及实现方式 [J].
黄京平 .
法学杂志, 2006, (04) :10-12+48
[3]   论刑法的谦抑性 [J].
张明楷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5, (04) :55-62
[4]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与司法适用[N]. 周玉华.法制日报. 2009 (012)
[5]  
刑事政策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卢建平, 2007
[6]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2007
[7]  
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日)田口守一著, 2000
[8]  
法治秩序的建构[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季卫东著, 1999
[9]  
中国法院网.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