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流域尺度的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变异

被引:63
作者
张金池 [1 ]
李海东 [1 ]
林杰 [1 ]
李奕建 [1 ]
姜姜 [2 ]
陶宝先 [1 ]
张东海 [1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 迈阿密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土壤可蚀性K值; 小流域; 空间变异; 植被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邓下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EPIC模型中土壤可蚀性K值算法,研究了小流域尺度下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变异特征及不同植被类型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K值的变化范围为0.1498~0.4981,均值为0.3316,变异系数为22.11%,小流域土壤可蚀性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2)研究区土壤可蚀性K值总体分布趋势是从西北向东南增大,条带状分布明显,K值较高处以"岛状"嵌于小流域中南部。北部森林覆盖区土壤抗侵蚀能力较强,中南部耕作种植及居住生活区土壤抵抗侵蚀能力较弱。(3)研究区8种不同植被类型除旱耕地外,K值垂直变异特征均是K0~20cm<K20~40cm<K40~60cm,土壤可蚀性随土壤垂直剖面深度增大而增大,土壤表层(0~20cm)抗侵蚀性能力最强。8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表层K值(K0~20cm)的大小顺序为:休闲地>茶园>旱耕地>草地>阔叶林>灌木林>针叶林>毛竹林。
引用
收藏
页码:2199 / 220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小流域尺度土壤可蚀性(K值)的变异及不同采样密度对其估值精度的影响 [J].
杨萍 ;
胡续礼 ;
姜小三 ;
何旭东 ;
潘剑君 .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6) :35-39
[2]   土壤可蚀性研究述评 [J].
宋阳 ;
刘连友 ;
严平 ;
曹彤 .
干旱区地理, 2006, (01) :124-131
[3]   土壤可蚀性K值的计算和K值图的制作方法研究—以南京市方便水库小流域为例 [J].
姜小三 ;
潘剑君 ;
杨林章 ;
卜兆宏 .
土壤, 2004, (02) :177-180
[4]   北京市土壤中Cr,Ni含量的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 [J].
郑袁明 ;
陈煌 ;
陈同斌 ;
郑国砥 ;
吴泓涛 ;
周建利 .
第四纪研究, 2003, (04) :436-445
[5]   太湖流域苏皖汇流区土壤可蚀性K值及其应用的研究 [J].
卜兆宏 ;
杨林章 ;
卜宇行 ;
吴嘉裕 .
土壤学报, 2002, (03) :296-300
[6]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可蚀性及其应用研究 [J].
张科利 ;
蔡永明 ;
刘宝元 ;
江忠善 .
生态学报, 2001, (10) :1687-1695
[7]   滇东北山区坡耕地土壤可蚀性因子 [J].
杨子生 .
山地学报, 1999, (S1) :11-16
[8]   土壤可蚀性及其在侵蚀预报中的应用 [J].
刘宝元 ;
张科利 ;
焦菊英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45-350
[9]   长江以南东部丘陵山区土壤可蚀性K值研究 [J].
梁音 ;
史学正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1999, (02) :48-53
[10]   土壤可蚀性(K)值图编制方法的初步研究 [J].
卜兆宏,李全英 .
农村生态环境, 1995, (01)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