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肩星天牛种群间及其近缘种遗传关系的RAPD研究(英文)

被引:8
作者
安榆林
王保德
杨晓军
林晓佳
陈建东
黄晓明
Victor C.MASTRO
机构
[1]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 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Otis研究室
[3] 南京林业大学
[4] 东南大学
关键词
星天牛属; 光肩星天牛; 黄斑星天牛; 种群; RAPD; 遗传距离;
D O I
10.16380/j.kcxb.2004.02.016
中图分类号
Q969 [昆虫分类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RAPD技术对采自中国和美国的星天牛属Anoplophora 5个种及 8个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ulsky)地理种群共 13个样品进行了遗传相似性分析。选用了Operon公司生产的引物H系列 2 0个 ,L系列 2 0个 ,Q系列11个共 5 1个引物 ,最后从 4 0个引物中筛选出 2 6个具有多态性的引物作为第一组用于星天牛属种间和光肩星天牛种群间分析 ,从 31个引物中筛选出 19个具有多态性的引物作为第二组单独用于光肩星天牛种群分析。根据第一组引物实验获得的RAPD聚类图及遗传距离表明 ,各个地理种群的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A .nobilis都聚在一起 ,形成一个大的分枝 ,而四川星天牛A .freyi、楝星天牛A .horsfieldi和星天牛A .chinensis均在此分枝之外。来自美国纽约和芝加哥的光肩星天牛种群聚于中国光肩星天牛种群之外的另一个独立的分枝上。分布在我国宁夏、内蒙古和河北的光肩星天牛以及宁夏黄斑星天牛和山东、陕西的光肩星天牛分别聚在一起 ,而甘肃的光肩星天牛与甘肃的黄斑星天牛则聚于另一枝 ,且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很近 ,仅为 0 132 4 ,说明这两者之间有着极其相近的亲缘关系 ,由此推断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的差异很小 ,遗传关系难以区分 ,进一步证实了它们很可能是同一个种下的两个不同的型。第
引用
收藏
页码:229 / 2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光肩星天牛种组研究现状 [J].
吴蔚文 ;
陈斌 .
昆虫知识, 2003, (01) :19-24
[2]   用RAPD标记研究蚱属五个种间的亲缘关系 [J].
蒋国芳 ;
陆敢 ;
黄琨 ;
黄日波 .
昆虫学报, 2002, (04) :499-502
[3]   利用RAPD对稻蝗属昆虫亲缘关系的研究 [J].
朱道弘 ;
安藤喜一 ;
城田安幸 .
昆虫学报, 2001, (03) :316-320
[4]   我国光肩星天牛研究回顾及发展趋势 [J].
高瑞桐 ;
李国宏 .
昆虫知识, 2001, (04) :252-258
[5]   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杂交研究 [J].
高瑞桐 ;
王保德 ;
李国宏 ;
RichardReardon ;
吴云 ;
运虎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 (03) :23-26
[6]   RAPD方法用于亚洲玉米螟地理种群分化的研究 [J].
孙姗 ;
徐茂磊 ;
王戎疆 ;
李绍文 .
昆虫学报, 2000, (01) :105-108
[7]   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混合种群的显微特征比较 [J].
骆有庆 ;
黄少鸣 ;
赵楠 ;
李建光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 (01) :56-60+106
[8]   我国烟蚜种群分化的RAPD分析 [J].
杨效文 ;
张孝羲 ;
陈晓峰 ;
王瑛 .
昆虫学报, 1999, (04) :37-45
[9]   墨天牛属三个近缘种的RAPD分析 [J].
安榆林 ;
刁彩华 ;
朱宏斌 ;
焦国尧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 (04) :37-40
[10]   中国的光肩星天牛类群 [J].
吴蔚文 ;
蒋书楠 .
昆虫学报, 1998, (03) :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