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初探
被引:13
作者:
封海龙
[1
]
李彩英
[2
]
王英杰
[1
]
冯平勇
[2
]
崔彩霞
[2
]
机构:
[1] 河北省直属机关第二门诊部放射科
[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
来源:
关键词:
肝疾病;
磁共振成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 [肝及胆疾病];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100207 ;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 3.0T Signal EXCITE超导型磁共振扫描系统对65例共68个病灶患者行DWI,并分析病灶信号特征。肝囊肿13个病灶,肝血管瘤12个病灶,炎性假瘤4个病灶,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5个病灶;肝细胞癌13个病灶,转移瘤21个病灶。应用弥散敏感系数b值0、500、1000 s/mm2的图像拟合出ADC图并测量ADC值。结果肝囊肿、血管瘤、炎性假瘤、FNH、肝细胞癌、转移瘤平均ADC值(×10-3mm2/s)分别为3.34±0.45、2.07±0.35、1.59±0.16、1.50±0.18、1.25±0.31、1.04±0.20;肝囊肿、血管瘤与其它病灶平均ADC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值的增加,肝囊肿信号衰减最明显,肝细胞癌、转移瘤信号衰减不明显。结论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其定量ADC值对肝脏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00 / 402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