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存在的建构交往观:内涵·特征·意义

被引:12
作者
张广君
机构
[1] 宁夏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宁夏 银川 
关键词
教学存在; 建构交往观; 交往本体论; 方法论特征; 教学本体论;
D O I
10.16783/j.cnki.nwnus.2001.06.002
中图分类号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围绕教学本体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教学存在的本体论框架、一般表征、基本职能、发生机制、演化过程、基本属性、本质和规律等教学本体论问题所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命题或假设,勾画出教学存在的建构交往观或交往本体论的基本的和初步的理论体系;在方法论上集中表现出诸如一贯的本体论立场、反思性思维方式和历史性概念,合目的合规律的逻辑路线,根植于人的文化本质的终极关怀,独特的教学本体论范畴架构以及一元多维整体规定的本质结构观等理论特征。这一具体形态的教学本体论的初步形成,昭示出世纪之初教学论长足发展和教学实践改革与提高的新的历史可能性,其本身的发展与成熟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机遇。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教学本质问题的比较研究 [J].
李定仁 ;
张广君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7, (03) :12-21
[2]   切中时弊的研究课题 [J].
吴也显 ;
刁培萼 .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6, (02) :6-8
[3]  
广义唯物论第一篇[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朱广启著, 1998
[4]  
教学动力论[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李森著, 1998
[5]  
比较教学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吴文侃主编, 1996
[6]  
教学论稿[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王荣三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