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的发现和基因特点

被引:19
作者
许文波
张勇
严冬梅
王东艳
赵蓉
叶绪芳
祝双利
李杰
安洪秋
张大勇
任刚
左树岩
温宁
刘铭
苏飞
刘桂艳
朱晖
唐牛良明
梁晓峰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循环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VP1编码区; 序列测定和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3 [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贵州省2004年Ⅰ型循环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cVDPVs)的基因特征,阐述cVDPVs的出现为全球消灭脊灰带来的挑战。方法200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对各个省送检的每1个脊灰病毒分离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的型内鉴定。毒株型内鉴别显示异常时,则对该株病毒进行VP1编码区全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2004年从贵州省CDC送检的脊灰病毒株(或粪便标本的复核)中,共发现9株Ⅰ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s)。这9株VDPVs从2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和4名接触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其中8株分离于贞丰县挽兰乡的2例AFP病例和3名接触者,另外1株分离于贞丰县白层镇的1名AFP病例接触者。结论对9株cVDPVs的VP1编码区的序列测定和分析证实,它们有相似的核苷酸序列,共享5个核苷酸突变位点,说明VDPVs已发生了循环。cVDPVs很可能来源于2003年秋季的1次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病毒的传播。对其中5株VDPVs的3D区和1株VDPV(8229-2)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未发现脊灰病毒血清型之间的重组,也未发现与非脊灰肠道病毒的重组。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Recombinant vaccine - derived poliovirus in Madagescar. Rousset D, Rakoto-Andrianarivelo M, Razafindrdtsimendresy R, et al.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