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灌溉频率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35
作者
秦军红 [1 ]
陈有君 [2 ]
周长艳 [1 ,3 ]
庞保平 [1 ]
蒙美莲 [1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3] 呼伦贝尔农牧学院
关键词
膜下滴灌; 马铃薯; 灌溉频率;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2 [马铃薯(土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膜下滴灌作为当今重要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在内蒙古马铃薯种植上的应用存在过量灌水或灌水不及时等问题,使其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探讨适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地区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的最佳灌溉频率,以"克新一号"马铃薯的脱毒原种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总灌水量为120 mm条件下,3种不同灌溉周期(灌溉周期分别为4 d、8 d、12 d)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周期为8 d的土壤湿润深度0~40 cm,与马铃薯根系集中层吻合,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平均株高、干物质积累量、淀粉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40.8 cm、8 683.0 kg.hm 2、13.9%、11.2 kg.mm 1,分别比4 d和12 d灌溉周期的增加3.1%和4.1%、8.9%和10.1%、37.2%和9.3%、26.3%和33.3%;而4 d灌溉周期的产量较高,为35 398.5 kg.hm 2,比8 d和12 d灌溉周期的分别增加12.1%和15.4%,与8 d灌溉周期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膜下滴灌灌溉频率对内蒙古武川地区马铃薯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得出8 d灌溉周期较为适宜。
引用
收藏
页码:824 / 8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保水剂不同用法下马铃薯形态特征、渗透调节物质及产量的变化 [J].
李倩 ;
刘景辉 ;
张磊 ;
徐胜涛 ;
陈勤 ;
刘慧军 .
西北农业学报, 2011, 20 (10) :58-63
[2]   灌溉频率对温室沙培甜瓜生长、水分利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J].
王韬 ;
邹志荣 ;
李凤仙 ;
刘燕 ;
张毅 ;
赵艳艳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11) :153-160
[3]   膜下滴灌灌水频率对土壤水盐运移及棉花产量的影响 [J].
余美 ;
杨劲松 ;
刘梅先 ;
李晓明 ;
王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03) :18-23+28
[4]   滴灌条件下灌溉量和频率对杂交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J].
郭琛 ;
祁通 ;
侯振安 ;
吕新 ;
王海江 ;
张波 ;
龚江 .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47 (09) :1872-1877
[5]   不同灌水频率棉花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 [J].
吴争光 ;
虎胆·吐马尔白 ;
张金珠 ;
王一民 ;
弋鹏飞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2 (04) :50-54
[6]   灌溉频率对日光温室黄瓜水分利用规律的影响 [J].
孙丽萍 ;
王树忠 ;
赵景文 ;
高丽红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8, (05) :487-490
[7]   滴灌灌水频率对土壤水热分布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J].
隋娟 ;
龚时宏 ;
王建东 ;
邹慧 ;
于颖多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4) :148-152
[8]   不同灌水量和灌水周期对滴灌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J].
江俊燕 ;
汪有科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02) :121-125
[9]   灌溉频率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的响应 [J].
郭文忠 ;
曲梅 ;
韦彦 ;
陈青云 ;
高丽红 ;
宋生印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5) :467-470
[10]   灌水频率对膜下滴灌土壤水盐分布和棉花生长的影响研究 [J].
柴付军 ;
李光永 ;
张琼 ;
程鸿 ;
李富先 ;
李旌胜 ;
季枫 .
灌溉排水学报, 2005, (03)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