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膜下滴灌灌溉频率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35
作者:
秦军红
[1
]
陈有君
[2
]
周长艳
[1
,3
]
庞保平
[1
]
蒙美莲
[1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3] 呼伦贝尔农牧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膜下滴灌;
马铃薯;
灌溉频率;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2 [马铃薯(土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膜下滴灌作为当今重要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在内蒙古马铃薯种植上的应用存在过量灌水或灌水不及时等问题,使其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探讨适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地区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的最佳灌溉频率,以"克新一号"马铃薯的脱毒原种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总灌水量为120 mm条件下,3种不同灌溉周期(灌溉周期分别为4 d、8 d、12 d)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周期为8 d的土壤湿润深度0~40 cm,与马铃薯根系集中层吻合,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平均株高、干物质积累量、淀粉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40.8 cm、8 683.0 kg.hm 2、13.9%、11.2 kg.mm 1,分别比4 d和12 d灌溉周期的增加3.1%和4.1%、8.9%和10.1%、37.2%和9.3%、26.3%和33.3%;而4 d灌溉周期的产量较高,为35 398.5 kg.hm 2,比8 d和12 d灌溉周期的分别增加12.1%和15.4%,与8 d灌溉周期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膜下滴灌灌溉频率对内蒙古武川地区马铃薯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得出8 d灌溉周期较为适宜。
引用
收藏
页码:824 / 830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