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3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欧阳小明
程瑞雪
冯德云
郑晖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长沙,长沙,长沙,长沙
来源:
关键词:
C型肝炎样病毒属;
端粒,末端转移酶;
转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3 [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区 3(HCVNS3)蛋白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以探讨HCVNS3蛋白在HCV致癌中的作用 ,并观察端粒酶活性原位检测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HCVNS3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RcHCNS3 5′(表达HCVNS3N端多肽 ) ,pRcHCNS3 3′(表达HCVNS3C端多肽 )和空白质粒pRcCMV转染NIH3T3细胞 ,分别获得 11、11和 8个阳性克隆 ;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法 (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染的NIH3T3细胞中HCVNS3蛋白表达 ,并通过端粒酶活性原位检测法和端粒酶聚合酶链反应 (PCR)酶联免疫吸附反应 (ELISA)技术分别检测转染前后NIH3T3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定位和定量变化。结果 HCVNS3表达质粒pRcHCNS3 5′或pRcHCNS3 3′转染的NIH3T3细胞均表达HCVNS3蛋白 ,HCVNS3蛋白阳性信号均位于细胞质中 ,并以前者表达的阳性信号为强(χ2 =6 6 6 7,P <0 0 5 ) ,各组细胞端粒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 (F =143 0 83,P <0 0 1) ,其中质粒pRcHCNS3 5′转染的NIH3T3细胞端粒酶活性最强 ,11个克隆均呈阳性 ,质粒pRcHCNS3 3′转染的细胞次之 (P <0 0 5 ) ,空白质粒pRcCMV转染细胞和未转染NIH3T3细胞最弱 ;HCVNS3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端粒酶活性强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rs=0 80 84,P <0 0 1) ;采用端粒酶活性原位检测方法和端粒酶P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