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成藏

被引:8
作者
郭小文 [1 ,2 ]
何生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石油系
[2]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油型气; 天然气成因类型; 天然气成藏; 伊通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评价伊通盆地烃源岩的基础上,分析了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并利用Basinflow软件模拟天然气运移方向,判断天然气有利聚集区。研究结果表明,伊通盆地存在古近系双阳组、奢岭组和永吉组3套烃源岩,以双阳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型和Ⅱ2型,少部分为Ⅲ型和Ⅰ型。天然气主要以湿气为主,成熟度在1.3%以下,属于原油伴生气。天然气成因判别结果指示伊通盆地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少部分为混合成因气,气源岩母质类型主要为Ⅱ1型和Ⅱ2型。天然气运移与聚集模拟结果表明,伊通盆地万昌构造带和五星构造带二号断层上升盘是汇集流聚集地区,而且具有双源供烃的特征,是最有利的天然气聚集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不同构造单元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J].
包建平 ;
朱翠山 ;
张秋茶 ;
李梅 ;
卢玉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5) :664-668+674
[2]   济阳坳陷孤北潜山带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J].
林武 ;
李政 ;
李钜源 ;
徐兴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3) :419-426
[3]   塔河油田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类型 [J].
高波 ;
范明 ;
刘文汇 ;
南青云 ;
张殿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5) :618-622
[4]   天然气来源的多种途径及其意义 [J].
刘文汇 ;
张殿伟 ;
高波 ;
郑建京 ;
王晓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4) :393-401
[5]   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其鉴别 [J].
宋岩 ;
徐永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24-29
[6]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和前沿研究领域 [J].
郝芳 ;
邹华耀 ;
王敏芳 ;
杨旭升 .
地质科技情报, 2002, (04) :7-14
[7]   塔里木盆地海相腐泥型天然气的成因判识 [J].
陈世加 ;
马力宇 ;
付晓文 ;
林峰 ;
罗玉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100-101+118
[8]   油气成藏动力学及其研究进展 [J].
郝芳 ;
邹华耀 ;
姜建群 .
地学前缘, 2000, (03) :11-21
[9]   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油气运移聚集特征 [J].
李丕龙 ;
翟庆龙 ;
荣启宏 ;
蒋有录 ;
谭丽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64-66+113
[10]   论乙烷碳同位素在天然气成因类型研究中的应用 [J].
刚文哲 ;
高岗 ;
郝石生 ;
黄志龙 ;
朱雷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7, (02) :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