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26
作者:
姚成胜
[1
,2
]
朱伟华
[2
]
黄琳
[3
]
机构:
[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区域差异;
时空格局演变;
影响因素;
中国;
D O I:
10.13872/j.1000-0275.2019.0053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构建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0—2016年我国及其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运用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分析、面板回归模型等方法,揭示了我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6年中国及其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大体都可以划分为2000—2011年的持续增长阶段和2012—2016年的基本稳定阶段,并呈现出由东向西明显递降的特征;2)2000—2016年区域间差异是驱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在2007年以后区域内差异逐渐扩大,并于2015年开始成为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3)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其空间格局在2000—2008年变化较为复杂,而在2008—2016年基本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特征;4)经济增长是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驱动因素,其作用要明显大于工业化和降水量,而城镇化和复种指数则对区域农业经济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而且农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和外溢,能够产生跨区域的极化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537 / 546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