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初期中国的对日政策与战犯审判

被引:18
作者
宋志勇
机构
[1]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天津
关键词
对日政策; 以德报怨; 战犯; 军事审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65.7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307 ; 060205 ;
摘要
194 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 ,国民政府从长远的对日关系考虑 ,制定了“以德报怨”的对日政策。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 ,国民政府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公开审判。国民政府在战时和战后对日本违反国际法所犯罪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 ,在审判前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并在审判过程中加以完善 ,审判是严肃、公正的。由于实行“以德报怨”、“宽大迅速”的审判方针 ,仅有极少数日本战犯受到处罚。国民政府的宽大政策带来了两方面的结果 :一是战后大多数日本国民感激中国 ,对中日关系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 ,由于审判过于宽泛 ,使大批日本战犯逃脱了正义的惩罚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外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M]. 南开大学出版社 , 胡菊蓉著, 1988
[2]  
顾维钧回忆录[M]. 中华书局 , 顾维钧著, 1987
[3]  
国际条约集[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辑, 1961
[4]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 .2 秦孝仪. . 1981
[5]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 .2 . 1981
[6]  
东京审判便览 .2 东京审判便览编集委员会. 青木书店 . 1989
[7]  
开罗会议 .2 梁敬淳. 商务印书馆 .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