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米象对磷化氢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10
作者:
谢尊逸
贾宝琦
何凤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米象;
仓库害虫;
磷化氢;
氢化合物;
抗性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六十年代初我国开始使用磷化氢熏蒸剂防治储粮害虫,由于磷化氢具有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穿透力强,无明显残毒以及对绝大多数害虫、鼠类和某些螨类有明显的杀虫效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直到目前尚没有比它更优越能替代它的新熏蒸剂品种。但随着长期和广泛的连续使用磷化氢的情况下,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储粮害虫对磷化氢产生抗药性,某些地区开始出现现场应用失效的例子,引起有关单位有识之士的注意和重视。1975年,1980年,我国粮食部门的一些研究所,如商业部四川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广东省粮科所等单位先后对云南、广东、江西、四川等17个省(市)自治区,针对米象等五个虫种对磷化氢等几个主要熏蒸剂和杀虫剂进行抗性调查测定,摸清了我国主要储粮害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情况,也找到了一些敏感的和高抗虫种。以米象对磷化氢的抗性为例,从六个省所取28个样品中敏感品系16个,占总数57%,显著抗性品系5个占总数18%,六个省中的四个省已发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与1975年采自广东海南岛陵水县的 F—22(?)种作为敏感品系比较,采自广东省梅县 S—12种抗性已增加118倍(商业部四川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测)或63.7倍(广东粮科所测),是一个国内外从未报导过一个高抗种,它虽然是从个别地区采到的极少数抗性特高小种,但这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提示我们必须加速进行有关储粮害虫抗性机理并寻找有效的替代熏蒸剂,否则对未来防治工作将是一个严重的威胁。本篇就是以调查中得到敏感种和高抗种为生物材料,对其呼吸率和各种解毒酶系进行研究实验,企图找出抗性种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