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再生产:代际传承与变迁

被引:17
作者
齐亚强 [1 ]
牛建林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教育再生产; 代际传承; 对角线效应; 对称性流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文章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通过拟合对数线性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对我国的教育代际流动表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教育再生产的模式主要表现为子代对父母中较高受教育程度的传承,此外,代际教育程度之间也存在对称性流动。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之间,教育代际传承效应的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家庭社会资本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代际关系的强弱。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56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子女出生顺序和性别差异对教育人力资本的影响——一个基于家庭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J].
罗凯 ;
周黎安 .
经济科学, 2010, (03) :107-119
[2]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缩小社会阶层高等教育差异的研究 [J].
谢作栩 .
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8, (04) :71-77
[4]   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1978~2003 [J].
刘精明 .
社会, 2006, (03) :158-179+209
[5]   社会分层对于高等教育分层的影响——西安民办高校学生家庭背景的实证分析 [J].
沈祖超 ;
阎凤桥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02) :72-84+191
[6]   中国人社会地位的获得——阶级继承和代内流动 [J].
张翼 .
社会学研究, 2004, (04) :76-90
[7]   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 [J].
李春玲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3) :86-98+207
[8]   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 [J].
余小波 .
现代大学教育, 2002, (02) :44-47
[9]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马克斯·韦伯著, 2006
[10]  
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精明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