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大雪山-锦屏山推覆构造带特征

被引:7
作者
唐若龙
机构
[1] 四川省地矿局攀西地质大队
关键词
推覆构造; 韧性滑脱; 弧形构造; 叠瓦状逆冲断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龙门山-大雪山-锦屏山推覆构造带,位于扬子地台西缘过渡带,由碰撞-陆内俯冲作用所造成.它发生于印支期.发展于燕山期.就位于喜马拉雅期.整个推覆带由前震旦系至新生界组成.地层发育、总厚达20000m以上.南北延伸达1000km,构成中国东、西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线的一段.而且,也是中国地形、地貌以及地球物理、地壳应力的东、西分界线.在地质特征上形成不同层次的韧性滑脱、推覆和剪切破裂.地表上则表现为一系列叠瓦状逆冲断层、同斜、倒转或平卧褶皱、穹隆体和飞来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攀西裂谷带及龙门山断裂带地壳上地幔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J].
李立 ;
金国元 .
物探与化探, 1987, (03) :161-169
[2]   四川磨西断裂长英质糜棱岩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 [J].
吴香尧 ;
唐若龙 .
矿物岩石, 1987, (03) :24-31+120
[3]   陆内俯冲及滑脱构造——以我国几个山链的地壳变形研究为例 [J].
许志琴 .
地质论评, 1986, (01) :79-89+102
[4]   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初步分析 [J].
黄汲清 ;
陈国铭 ;
陈炳蔚 .
地质学报, 1984, (01) :1-17
[5]  
地壳变形与显微构造[M]. - 地质出版社 , 许志琴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