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18
作者
纪元
朱雄增
谭云山
曾海英
叶青海
汤钊猷
机构
[1]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肝病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肝病研究所
关键词
肝疾病; 增生; 诊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0.2 [肿瘤病理学、病因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 分析 2 5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HE染色并结合组织化学PAS、Masson三色网状纤维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观察该病的形态特点 ,并观察 2例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  2 5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男性 17例 ,女性 8例 ,年龄 14~ 5 8岁 ,平均 38岁。均发生于甲胎蛋白阴性的中青年人 ,2 2例无肝炎背景。组织学上 16例有特征性的中央纤维瘢痕 ,由纤维结缔组织和扭曲的血管组成 ,并向外放射状形成许多纤维间隔。纤维间隔围绕无明显异形的肝细胞形成硬化样结节。结节周边肝细胞与纤维间隔内增生的胆小管细胞相移行 ,这些肝细胞与增生的胆小管细胞角蛋白的表达情况相似。电镜下瘤细胞与正常肝细胞相似。 2 0例随访 6~ 47个月 ,均无瘤生存。结论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一种肝细胞对局部血管异常的反应性增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of the liver: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Knowles DM,Wolff M. Human Pathology .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