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基于污染足迹模型的太湖流域水环境演变的人文驱动力评估——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被引:17
作者:
焦雯珺
[1
,2
]
闵庆文
[1
]
成升魁
[1
]
袁正
[1
,2
]
李静
[3
]
戴忱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山东师范大学
[4] 中国政法大学
来源: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污染足迹;
人文驱动力;
污染物排放;
太湖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太湖流域水环境演变过程虽然具有一定的自然背景,但是流域内高强度的人类活动是导致流域水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构建了太湖流域污染足迹模型,以流域上游常州市为例,通过定量分析与模拟污染物排放,综合评估水环境演变的人文驱动力。结果表明:①2007年常州市最大污染足迹为69960.75hm2,总污染足迹为167190.37hm2,人文驱动力较大的地区集中在常州市市区以及新北区、武进区、金坛市和溧阳市的中心城镇;②常州市水环境演变的直接人文驱动力主要是有机物、氮和磷污染物的排放,2007年常州市有机物、氮和磷污染足迹分别为34814.01hm2、62415.61hm2和69960.75hm2,有机物、氮和磷污染物的排放比例大致为2:4:4;③常州市水环境演变的间接人文驱动力可以概括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2007年常州市工业、生活和农业污染足迹分别为54943.78hm2、75627.14hm2和36619.45hm2,三者对常州市污染物排放的贡献率大致为33%、45%和22%。研究表明,污染足迹模型通过对区域污染物排放的定量模拟,实现了对区域人类活动特征和空间差异的定量分析,充分揭示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贡献差异,实现了太湖流域水环境演变的人文驱动力评估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区域差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2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