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鳍东方鲀皮肤溃烂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27
作者
王斌
于兰萍
胡亮
李艳
刘双凤
姜志强
机构
[1] 大连水产学院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细菌鉴定; 哈氏弧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3 [各种鱼的病害、敌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从体表溃烂的养殖红鳍东方鲀(Fugu obscurus)病灶处分离到1株优势生长菌,编号为H-06091。分别通过创伤浸泡和注射方式感染健康红鳍东方鲀,发现这两种途径均可引发皮肤溃烂,两种途径的感染率均为100%,2×108cell/mL菌浓度注射组死亡率为100%,4×107cell/mL菌浓度注射组死亡率为50%,创伤浸泡感染未见死亡。药敏实验表明,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链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红霉素、氟哌酸、氟嗪酸、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四环素、青霉素G等抗菌素对H-06091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按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进行菌种鉴定并测定其16S rRNA基因序列,结果表明,该菌呈革兰氏染色阴性,氧化酶阳性,接触酶阳性,V-P试验阴性,硝酸盐还原反应阳性等特征,符合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特征,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哈氏弧菌同源性为99%,因此将H-06091鉴定为哈氏弧菌。
引用
收藏
页码:352 / 3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东秀珠;蔡妙英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
[2]  
对虾苗期细菌病害的诊断与控制.[M].徐怀恕等著;.海洋出版社.1999,
[3]  
微生物学实验手册.[M].周德庆 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4]   养殖大菱鲆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致病性的研究及鉴定 [J].
王斌 ;
孙岑 ;
范薇 ;
刘双凤 ;
刘永波 ;
孙彦珂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6, (02) :100-104
[5]   红鳍东方鲀中华拟德氏吸虫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J].
刘振勇 ;
张国民 ;
谢友佺 ;
汪彦音 .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24-27
[6]   温室养殖暗纹东方鲀毛霉菌的鉴定、致病性和病理学研究 [J].
杨鸢劼 ;
陈辉 ;
贺艳辉 .
中国水产科学, 2006, (02) :269-276
[7]   暗纹东方鱼屯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J].
周凯 ;
郑国兴 .
水利渔业, 2005, (05) :96-97
[8]   养殖大菱鲆溃疡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J].
范文辉 ;
黄倢 ;
王秀华 ;
史成银 ;
刘莉 .
微生物学报, 2005, (05) :665-670
[9]   工厂化养殖暗纹东方鱼屯致病菌的分离和鉴定 [J].
杨鸢吉力 ;
陈辉 ;
方苹 ;
段金荣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5, (04) :18-21
[10]   舟山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烂尾病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J].
童国忠 ;
石亚素 ;
薛超波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