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柴达木盆地基底中央断裂带

被引:3
作者
谈迎
刘德良
扬晓勇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安徽合肥
[2] 不详
[3] 不详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中央断裂带; 古阿尔金洋; 褶皱镶嵌边; 前寒武纪基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重力、航磁、地震、遥感、地表地质等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基底存在着中央断裂带。中央断裂带将柴达木盆地基底分为南北性质截然不同的两部分,说明柴达木盆地存在吕梁期以前的古陆核。结合中酸性岩浆岩氧化物成分构造环境判别结果,进一步可以推断古阿尔金洋的存在,使古秦祁昆洋的范围扩大。阿尔金运动使阿尔金洋封闭,岛弧成陆,形成前寒武纪的褶皱镶嵌边。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9+130 +1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底垫作用及准噶尔盆地基底的性质 [J].
韩宝福 ;
何国琦 ;
王式洸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1) :16-21
[2]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清水泉高级变质岩片的变质岩石学研究 [J].
陈能松 ;
朱杰 ;
王国灿 ;
侯光久 ;
张克信 ;
朱云海 ;
拜永山 .
地球科学, 1999, (02) :8-12
[3]  
Chemical characterisics of volcanic rocks: relation to plate movements. Sugisako R. Lithos . 1976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jor element chemistry and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basic and intermediate volcanicrocks. Pearce T H.et al.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 1997
[5]  
Tectonic discrimination of granitoids. Maniar P D,Piccoli P M.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 1989
[6]  
Contrasting sources for upper and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the greenstone connection. Condie K C. The Journal of Geo . 1997
[7]  
柴达木盆地地质与油气预测[M]. 地质出版社 , 黄汉纯等著, 1996
[8]  
地球与类地行星构造地质学[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刘德良等编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