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LDH和HBDH活性检测在溶血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14
作者
张旭辉
张日
时昊
朱子玲
机构
[1]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2]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3]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江苏省血液病研究所 江苏苏州
[4] 江苏省血液病研究所 江苏苏州
关键词
贫血,溶血性; 乳酸脱氢酶; 羟丁酸脱氢酶; 血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56 [贫血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正> 溶血性贫血(简称溶贫)是常见血液病,其发生机制多与红细胞膜、血红蛋白和细胞内酶异常有关。根据发生部位,溶血一般分为以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为代表的血管内溶血和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为代表的血管外溶血两种。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大多数溶贫患者均存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张之南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2]   急性白血病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及其预后意义的研究 [J].
李栋梁 ;
宣宝和 ;
张静 .
中国医师杂志, 1999, (03)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