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被引:44
作者
高丙中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民俗学; 民间文学; 口头文学; 民俗活动; 三十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展历程;
D O I
10.13370/j.cnki.fs.2008.03.016
中图分类号
K890 [民俗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重视民风民俗,是中国至少从周代就开创的一项文化传统,从《诗经》、汉魏乐府民歌、《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荆楚岁时记》以降一直沿袭下来。但是,作为一门现代学科,中国的民俗学从比较宽泛的意义来算大概只有90年的历史,从比较严格的意义来算,只能说是最近30年才成熟起来。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一些学者得风气之先,借鉴西方的学术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 [1] 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M].林继富;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 [2] 妙峰山.[M].吴效群著;.人民出版社.2006,
  • [3] 节日文化论文集.[M].中国民俗学会; 编.学苑出版社.2006,
  • [4] 现代性与民间文学.[M].户晓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 [5] 悦城龙母文化.[M].叶春生;蒋明智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 [6] 仪式与象征的秩序.[M].刘晓春著;.商务印书馆.2003,
  • [7] 田野民俗志.[M].董晓萍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8] 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M].安德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 [9] 原始活态文化.[M].郭淑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 [10] 隐喻世界的来访者.[M].吕微著;.学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