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长期不同施肥下灰漠土有机磷组分的变化
被引:19
作者:
赵吴琼
[1
]
李菊梅
[2
]
徐明岗
[2
]
周连仁
[1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有机磷;
形态;
有效性;
灰漠土;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7.02.060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有机磷是土壤磷素的重要供应源,也是植物吸收磷素的重要来源。对灰漠土16年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磷的四种形态(活性有机磷、中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施磷肥处理(CK、N)土壤有机磷组分有下降趋势,施磷肥处理(NP、NPK和NPKM)可以提高有机磷各组分的含量,但是只有氮磷钾配合有机肥施用效果显著,有机磷总量和中活性有机磷提高了60%左右。不同施磷下灰漠土有机磷组分均以中活性有机磷为主,其占有机磷的比例为80%~90%;四种有机磷含量次序为中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活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土壤有机磷组分中,活性和中活性有机磷含量与速效磷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3**,0.9894**;n=5),说明土壤活性有机磷和中活性有机磷有效性相对较高,是植物有效磷的主要形态。
引用
收藏
页码:569 / 572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