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MYT群体与中国骨干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被引:52
作者
李新海
徐尚忠
李建生
刘纪麟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
关键词
玉米种质; CIMMYT群体; 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文旨在采用 NC 遗传交配设计 ,通过在武汉的两年试验研究 10份 CIMMYT群体与我国骨干玉米自交系之间的杂种优势关系 ,以探讨利用外来种质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途径。试验结果表明 :在与我国优良骨干自交系交配的组合中 ,群体 Stay green、群体 4 3- C11和群体 2 1- C2三个群体穗部性状表现较好 ,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高 ,表现出较高的利用潜力。在供试的 5 0份组合中 ,有13份组合的对照优势为正值 ,其中涉及到含有 Tuxpeno血缘的 3个群体 (群体 4 3- C11、群体 2 1- C2、群体 4 9- C6)的组合达 8份 ,占 61.5 4 %。在 4份强优势组合中 ,群体 4 3- C11和群体 2 1- C2参与形成的有 3份。这些结果暗示我国现有的优良种质与 Tuxpeno种质的配对有可能组成具有较大潜力的杂种优势模式。A8833和 A92 4 5群体诸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差 ,与供试的我国骨干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较低。群体 32、基因库 19- C19、黄粒综合种 C3和 P5 0 0四个群体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中等 ,产量一般配合力不高 ,但可以作为特殊种质资源加以利用。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有效利用这批外引种质提供了重要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575 / 5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玉米主要种质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J].
王懿波 ;
王振华 ;
王永普 ;
张新 ;
陆利行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4) :17-25
[2]   热带亚热带种质不同导入量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影响 [J].
王河成,段运平,石红卫,李凌雨 .
玉米科学, 1995, (03) :9-11
[3]   我国玉米杂交种发展的主要历程、差距和对策 [J].
吴景锋 .
玉米科学, 1995, (01) :1-5
[4]  
玉米热带种质导入育种素材研究简报[J]. 董海合,冯芬芬.玉米科学. 1992(00)
[5]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J].
曾三省 .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04) :1-9
[6]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 [J].
吴景锋 .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02) :1-8
[7]  
玉米育种研究进展[M]. 科学出版社 , 李竞雄主编, 1992
[8]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