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4 条
北祁连早古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及构造演化
被引:161
作者:
吴才来
[1
]
徐学义
[2
]
高前明
[3
]
李向民
[2
]
雷敏
[1
]
郜源红
[1
]
Ronald B FROST
[4
]
Joseph L WOODEN
[5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2]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矿所
[3] 安徽省地矿局地质队
[4] 怀俄明大学
[5] 斯坦福大学
来源: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SHRIMP定年;
岩浆作用;
构造演化;
北祁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北祁连山中段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结果表明,柯柯里岩体的斜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的年龄分别为512Ma和501 Ma,野马咀和金佛寺花岗岩的年龄分别为508Ma和424Ma。结合区内其它花岗岩体的定年资料,根据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岩体产出的构造位置、区域地质资料等,我们认为,早古生代北祁连洋板块向南俯冲,至少引发了两期花岗质岩浆作用,第一次岩浆作用形成柯柯里斜长花岗岩(512Ma)、野马咀花岗岩(508Ma)和柯柯里石英闪长岩(501 Ma),第二次花岗质岩浆作用形成牛心山花岗岩(477Ma)。由于往南俯冲的板块受到柴达木板块向北俯冲的影响,俯冲受阻,继而俯冲极性发生变化,转向北俯冲,形成了民乐窑沟(463Ma)等花岗岩侵入体。大约440Ma之后,洋盆闭合,柴达木陆块和阿拉善陆块对接碰撞,形成北祁连造山带。由于造山带根部岩石圈发生折沉作用,造山带上不同的块体伸展、滑塌,形成一系列碰撞后花岗岩如金佛寺花岗岩(424Ma)及牛心山岩体的石英闪长岩(435Ma)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027 / 1044
页数:18
相关论文